检察动态 首页/ 检察动态/

解纠纷、护民生,重治理、促和谐|道外区检察院推动轻罪治理向好发展

时间:2024-06-28

来源:第一检察部

作者:付雅男

编辑:王桦

录入:李昊伦

审核:高梅

【字体:  

  2024年以来,道外区人民检察院始终以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为基本价值追求,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,立足区域内犯罪结构和社会治理实践,多维度探索“治罪”与“治理”并重新实践,以轻罪治理助推社会共治共建。

 

聚力推进职能优化

完善轻罪案件分级治理结构

  全面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,根据案件性质、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,分级处理,做到该宽则宽,该严则严。

  一是明确办案标准,确保轻罪案件罚当其罪。充分发挥检察官联席会议及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职能作用,完善轻罪案件司法过滤,防止“同案不同办”。2024年以来,对交通肇事、盗窃、故意伤害等轻罪案件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27人。

  二是积极推动轻罪案件“繁简分流”。对认罪认罚的轻罪案件,集中移送、集中起诉,全面优化审查运作流程,真正使“简案”进入“快办”轨道,极大提升轻罪案件办理效率。2024年以来共适用速裁程序、简易程序办理案件127件,占比67.55%。

实质化解矛盾纠纷

倾力修复受损社会关系

  “办理轻微刑事案件,打击犯罪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修复社会关系。”该院认真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,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,将检察履职“嵌入”到矛盾纠纷排查、化解全过程,推动一批轻微刑事案件矛盾纠纷在检察办案环节高质效化解。2024年3月,该院办理的一起案件中,两名环卫工人犯罪嫌疑人卢某与被害人张某因清扫工作发生口角,继而产生肢体冲突,造成被害人张某三根肋骨骨折,经鉴定为轻伤二级。办案人调查了解到二人系多年同事,遂联合公安机关多次联系被害人,在审查逮捕期间促成和解,化解双方矛盾,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,并在审查起诉期间组织公开听证,于同年6月对卢某作出不起诉决定。

深挖和解线索

有效促进轻微刑事案件“案结事了”

  2024年以来,共促进刑事和解21件,追赃挽损110余万元。

常态化开展公开听证

增强司法办案公开性和法治教育警示性

  2024年至今,该院第一检察部对拟相对不起诉的15件轻微刑事案件进行集中公开听证。从释法说理到刑事和解,从公开听证到小案精办,道外区检察院始终把民生小案放在心上、把用好检察权记在心间。

精准定位治理重点

切实实现防轻罪于未然

  认真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的普法责任制,结合办理案件具体情况,对犯罪多发地点,及时查找漏洞、及时宣传、及时预防。2024年,比优特超市落户道外区,随着超市开业,客流量增多,办案人发现办理的两起盗窃案件皆发生在比优特超市开业之初,犯罪嫌疑人皆为没有前科劣迹的中老年妇女,因为一时贪念铸成大错。办案人立即行动,联合公安机关进行释法说理,积极促成犯罪嫌疑人退还赃物,并赔偿超市经济损失,与超市达成谅解。

  同时,该院第一检察部以推进“检察护企”专项行动为契机,联合公安机关对辖区内比优特超市、哈尔信等大型超市进行实地走访,通过查看超市防盗监控安装情况、在超市明显位置张贴法治宣传海报等方式,加大宣传力度,帮助企业提高防范意识,预防犯罪发生,并通过听取超市工作人员建议与意见,现场进行专业解答等方式,真正做到倾听企业呼声、护航企业发展。

  化解社会矛盾,助推诉源治理是检察机关的责任,也是检察机关自觉服务中心大局、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体现。轻微刑事案件的处理要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,既要抓末端、治已病,又要抓前端、治未病。道外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在办理轻微刑事案件过程中,做好诉源工作,探究其发生的原因及背景,找出矛盾的症结所在,积极化解矛盾,同时坚持标本兼治,不断增强犯罪预防意识,更大程度减少违法犯罪发生。


联系地址:道外人民检察院 邮编:150090
版权所有 黑ICP备05000574号-2